此地出台教师退出机制,教师“铁饭碗”将被打破?

时间:2024-01-08 来源:北京日报、界面新闻、人民政协报 责编:曾高 编辑:邱梦

分享到

1月7日,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发展理事会2024年工作会召开,会上通过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丰台哪些措施值得关注?

丰台区教委副主任翟洪臣表示,对聘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聘期结束后学校可不再续聘,或降低岗位等级、调整岗位聘用。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或者安排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包括该措施在内,推动“区管校聘”工作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将落地。2024年,丰台区将动态调整各学校编制,推动编制资源向中小学倾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编制需求。根据本市核定的中小学校职称结构比例和该区中小学校编制总量,相关部门将核定区域内中小学校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数量,并实行总量控制。

2024年,丰台区还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参与实施重大改革性工作、学校重难点工作、交流轮岗等工作的教师适当倾斜,推动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该区鼓励编制冗余单位加大向编制紧张单位交流教师的力度, 编制冗余单位力争在2024年7月前输出超编教师,达到编制平衡。

各地的机制探索有哪些?

此前,据界面教育不完全统计,北京、浙江宁波、贵州贵阳、山东平阴县等多地开始试点教师退出机制,各地退出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如贵阳市在2023年2月发布的《贵阳贵安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末位退出机制”,即通过“行政部门统筹、校内末位参加”的方式,对教师在综合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实行“首次取消目标绩效、再次调离转岗、三次落聘退出”。

2019年12月,北京市教委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降低岗位等级或调整岗位聘用。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或安排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2022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列出退出的渠道、程序、以及待遇和争议处理等事项,从操作规范上看更为全面。

此前,国内曾于2016年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师终身制,让不合格的教师退出,让教师队伍有更好的“源头活水”。

而当前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是在定期注册制度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更严格的考核、评价与淘汰。

二者的相同之处均为打破教师“铁饭碗”。不同之处在于,退出机制是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从某地、某校“退出”、不再聘用;定期注册制度是注册不通过的教师,失去教师资格,不得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退出机制能打破“铁饭碗”吗?

“这将对‘铁饭碗’产生一个‘搅动’作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系主任康晓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铁饭碗”的一大弊病是考上便是终身制,某种意义上讲,不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有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投入全身心的热情,但也有个别教师存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将从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从一而终’的终身制。”但是,康晓伟表示,这种打破也不是一下就打破,而是有缓冲地带。“拿宁波的文件举例来说,教师退出的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呈现了多种多类情形,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理解的‘一刀切’,一下就让你退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在接人民政协报者采访时表示,探讨该机制实施的可行性之前,首先应厘清教师的身份属性问题。“拿西方国家来说,教师多采用雇员制和公务员制,雇员制即学校作为法人单位有权解雇你,但公务员制原则是归国家所有,属于政府行为,学校是无权直接解雇的。而我国的教师采用的既非雇员制也非公务员制,而是事业编制,这在国家层面是有相应的人员管理条例。由此说来,谁有权来实施教师退出机制?这个问题是最需要厘清的。”其次,哪种评价机制更公正科学,也是在实施过程中需慎重考量的。胡卫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在教育评价方面积极推进破除‘五唯’,教育评价目前有综合考评、单向考评、排名考评等,退出机制在实施时,该采用哪些评价机制?如果还是通过看分数、看升学率等,是否又陷入‘五唯’的泥淖?”

康晓伟对此也有相同看法,“评价要有一把‘尺子’,这个尺子不仅要客观公正,还应科学。单就宁波出台的文件来看,教师考核层面还需继续细化。”此外,康晓伟表示,“谁来评”也是机制实施的重要考量因素,“是采用和大学评价相同的同行评议,还是成立相应的评定委员会,吸纳一部分优秀教师进来参与?哪种评议方式更科学完备,还需深入考虑。”同时,康晓伟表示,教师退出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需开设畅通的申诉渠道,帮助教师在遇到转岗、待岗等情形时进行复议。“我想,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最终目的不应是淘汰,而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热情,激发他们的教学活力,以推动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康晓伟说道。

责编:曾高 编辑:邱梦

来源:北京日报、界面新闻、人民政协报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